5月8日晚,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演播厅内灯光璀璨,座无虚席,一场充满青春活力与时代精神的原创校园舞台剧《橘子红时Ⅱ——青春的印记》在此精彩呈现,拉开了该剧校园首演的帷幕。剧目总策划、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罗锦银出席并指导师生演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院部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有关师生1000余人参加观演。

《橘子红时Ⅱ——青春的印记》是武汉纺织大学大学生文化艺术中心学生团队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校园舞台剧,该剧发端于杰出校友徐军等学长学姐们自导自演的校园经典话剧《橘子红时》,新剧目创作以新时代学校优秀大学生的青春故事为创作原型,用艺术手法演绎精彩真实的校园生活,展现了纺大学子在时代浪潮中的成长与担当。全剧包含“序·时光回响-同学你好-‘纺’肆青春-成长的阵痛-星空下的理想-尾声·未来你好”六幕组成,通过戏剧形式展现当代青年学子的精神风貌,记录校园生活的点滴印记。作为教育戏剧创新尝试,《橘子红时Ⅱ——青春的印记》有表层与深层创作使命。它以戏中戏结构叩问教育本质,用“时光胶囊” 穿越意象让观众反思青春。
【序·时光回响】
事业有成的黄可新、李小雷、丁艺深、徐怀玉、周玉汝五位杰出校友,因一场意义非凡的毕业晚会,在合唱校歌时触发时空穿越,记忆倒带回到十年前的毕业典礼,又在《记忆里的光》悠扬的音乐中再次穿越回到初到纺大的那一年。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轻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将他们带回了那段纯真而又热血的时光。正如原创主题歌《记忆里的光》所深情吟唱的那样,“崇真尚美伴我们成长,是心底里最美的光芒”。在纺大的日子里,“崇真尚美,笃行致远”的校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纺大有我,我们有纺大”,这份深深的羁绊,早已融入了他们的血脉之中。
曾经,他们在这里汲取知识的养分,锤炼自己的能力;如今,他们带着在纺大收获的智慧与勇气,在各自的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然而,他们深知,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前方还有无数的未知挑战等待着他们。

【第一幕·同学你好】
初入大学校园,一切都是崭新的模样,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神秘画卷,等待着他们去探索、去描绘。社团招新的热闹场景,宛如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吸引着无数新生驻足。各个社团使出浑身解数,展示着自己的特色与魅力,吆喝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青春的乐章。
李小雷如愿加入大学生文化艺术中心主持话剧部,新生黄可新在社团招新中误打误撞加入环保社,与实验室学霸丁艺深结缘;徐怀玉因艺术天赋出众,不仅加入大学生文化艺术中心还被书画协会吸纳为优秀成员、并与李小雷组成艺术团黄金搭档;周玉汝以退伍兵身份担任军训教官,用军旅故事点燃新生热血。
在这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大学校园里,他们怀揣着各自的梦想与追求,如同五颗闪耀的星星,在社团招新这个契机下,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多彩青春之旅。

【第二幕·“纺”肆青春】
大二这一年,众人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着,纷纷迎来了成长的关键爆发期,各自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丁艺深和徐怀玉在纺织科技馆宣讲大赛邂逅,知识的火花点燃友情。李小雷,这个阳光开朗、充满活力的男孩,在大学生文化艺术中心,他就像一颗闪耀的星星,用活力与创意诠释着青春的激情与梦想。为了追求心中的“女神”,李小雷决定策划一场浪漫的操场表白。这场勇敢的告白,不仅让李小雷收获了校园爱情,也让他在青春的道路上更加勇敢地追求幸福。黄可新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他走进社区,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和关怀。通过这些志愿服务活动,黄可新深刻感知到了奉献精神的力量,他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懂得了用自己的行动去传递爱与正能量。

【第三幕·成长的阵痛】
成长总是欢笑伴随着阵痛,在现实压力与理想碰撞之间:丁艺深因论文屡被拒稿濒临崩溃,在导师“钉钉子”精神鼓励下重拾信心;徐怀玉陷入设计瓶颈,教授用泛黄设计稿点破“少即是多”真谛;黄可新在家庭与理想间挣扎,最终获母亲含泪支持奔赴新疆。你若问我,青春,是什么样子?纺大学子这样回答:新征程的朝阳把梦唤醒,我们在芬芳的五月,拥抱又一季春光。汤逊湖水,滔滔其流;纺大青年,步履铿锵。今天,我们将集结出发,到荆楚山水间,去寻访中国式现代化的先锋榜样。明天,我们将欣然接棒,在祖国大地上,书写强国有我的青春乐章!

【第四幕·星空下的理想】
毕业前夕,夏夜的微风轻拂着勤人坡的草地,也撩动着五位年轻人炽热的心。繁星点点,月光如水。黄可新、丁艺深、徐怀玉、周玉汝和李小雷围坐在一起,在这片见证过他们无数欢笑与泪水的校园角落,开启了一场关于理想的夜话。
在生活的点滴中,他们共同经历欢笑与挫折。面对友情的考验,他们学会了理解、包容与珍惜;面对爱情的懵懂,他们收获了成长与甜蜜;师生之间的相处,他们深切感受到老师的悉心关怀与谆谆教导。无数个日夜,他们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为实现梦想全力以赴。无论是在赛场上的拼搏冲刺,还是在舞台上的精彩绽放,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谱写着一曲激昂的 “梦想” 乐章。他们与纺大一同成长,见证着校园的变迁,也在校园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青春印记,生动诠释了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的深刻内涵。
星空下,他们许下了一个永恒的约定——“理想星座”永不散场。这份约定,是对青春的承诺,是对理想的坚守,更是对未来的一份期许。他们知道,前方的道路或许充满荆棘与挑战,但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力量。

【尾声·未来你好】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十年后的今天,他们带着各自的成就与故事,在母校的见证下,他们接过了新时代的接力棒。曾经在勤人坡许下的理想,如今已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将继续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书写“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壮丽青春答卷,让“青春的印记”在时代的天空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橘子红时Ⅱ——青春的印记》从萌芽到绽放,背后是一段充满激情与汗水的创作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发努力、领导和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以及专业编剧的严格把关,共同铸就了这部校园舞台剧的成功蜕变。剧本初稿约 9000 余字,由学生创作团队搭建起校园生活的大致框架。历经 11版修改以及 30余次调整、校对、试演和完善,剧本最终定稿为2万余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凭借自发的热情与努力,让《橘子红时Ⅱ——青春的印记》在场景逻辑、人物形象、台词表达和音乐配合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成功塑造出一部深刻反映校园生活、展现当代青年风采的优秀校园舞台剧,为观众带来难忘的视听盛宴。

剧中主要人物形象鲜明,均取材于校园中的真实榜样,他们的经历串联起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该剧生动描绘了这群青年在校园里学习、生活、成长的点点滴滴,全方位展现了他们怀揣梦想、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整个创作进程不仅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通过这部舞台剧,激励着广大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征程,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橘子红时Ⅱ——青春的印记》的演出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剧中主角们的成长故事,让在场的每一位学生都感同身受。他们或为剧中人物的奋斗拼搏而热血沸腾,或为他们的迷茫困惑而感同身受,或为他们的梦想成真而欢呼雀跃。演出过程中,观众们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现场气氛热烈而感人。

《橘子红时Ⅱ——青春的印记》的校园首映,为纺大学子的青春之旅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部剧将继续在校园内外引发更多的关注和讨论,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颗冉冉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