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点点滴滴,演绎“崇真尚美”,创造出不平凡的人生。他们的每份善举都是一份感动。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2个教师节,教师节的主题是: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老师。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榜样作用,学校党委开展了“武汉纺织大学2015-2016年度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经基层单位推荐、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学校党委决定,授予董敏等10名同志武汉纺织大学“2015-2016年度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自8月31日开始,校园网将陆续展出10名“道德模范”的事迹,以期形成学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崇尚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争当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热潮。
今天推出社会公德道德模范生鸿飞:永不止步的环保大使,敬请关注。
生鸿飞,1964年6月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九三学社武汉纺织大学主委,九三学社湖北省委资源环境委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委员会理事,湖北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副理事长,湖北天文学会科普委员会副主任等。两次被评为武汉“环保大使”。
环保,永远不是小事,却也鲜有人能坚持。而他便是这样一类人。一生都在行走,到可可西里守护藏羚羊、赴南极关注水资源、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捡垃圾、进深山为金丝猴拍“全家福”。他挚爱自然之美,并唤起了一代又一代人对保护自然的追求。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工作期间,生鸿飞、庞爱民夫妻利用业余时间,长期从事长江源区可可西里环保志愿活动以及环保公益宣传事业,2001年1月至2月,他们在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进行长江源区的环保志愿活动。活动内容对青藏铁路基于环保理念的分时分段施工,以及33个动物迁徙通道地点的确立起到决定作用。
2002年,夫妻二人组织武汉地区高校大学生西部环保考察,携各高校学生10人及媒体记者6人二次进入可可西里,他们进行了为期10天的环保考察及宣传活动。
2003至2004年,生鸿飞与全国10余名志愿者撰写了《亲历可可西里十年》一书,2005年6月的世界环境日,在国家环保总局的支持下,该书由三联书店在全国七大城市联动首发,这对可可西里长江源区的环保起到重要作用。
2005年10月,中央电视台十频道8点档的《走近科学-可可西里》对生鸿飞夫妻的几年环保活动作了30分钟的报道。
2006年7月,为配合青藏铁路通车,生鸿飞、庞爱民作为夫妻队长,带领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参加由青海西藏两省、国家环保总局、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及绿色江河组织的青藏铁路沿线环保宣传活动,活动共进行了20天。期间,人民日报、人民铁道报、西藏晚报等均对此事做了报道,西藏电视台还对生鸿飞、庞爱民的事迹做了40分钟的专题报道。
2008年5月12日至30日,生鸿飞参加由新浪网组织的“珠峰环保大行动”活动,在本地媒体引起反响。
2008年10月,夫妻俩作为湖北代表参加由四川环保局等组织的汶川5.12地震灾后重建志愿者能力培训项目的活动,在汶川等地进行实地环评22天。
2010年,生鸿飞夫妻带队组织武汉高校学生参加全国十所高校学生在四川雪宝顶进行的“青年雪山论未来”活动。
2012年4月,组织武汉地区志愿者参加长江源“让我飞的更高”斑头雁保护环保志愿活动。
2012年,角逐“零距南极”活动,12月,参加为期20天的南极环保考察。
2001至2015年间,在武汉地区高校、机关团体、民主党派及企业等做环保、绿色设计、工业设计等内容报告120余场,其中,2006年10月,在武汉图书馆做的题为“走进西部”的环保宣传报告,其电子课件被文化部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设收录,为本地区的环保宣传工作做出了贡献。
此类活动在2001年至2015年间被各类媒体报道,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国青年报、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西藏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湖北日报、武汉各类报纸及几百家网站。在传承知识、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获社会好评。
生鸿飞夫妇业余时间从事天文观测与天文摄影活动,其所拍摄的天文相片在武汉各媒体均有报道登载,专业杂志也刊登了他们数幅天文相片。在近三年内,生鸿飞在政府机关院校等共做报告数十场,并开有《星空漫谈》校级优质公选课,同时,他还担任湖北天文学会普及委员会副主任。
2002年,获武汉十佳环保家庭(市环保局、市妇联、市精神文明办);
2003年,获武汉十佳青年志愿者称号(市环保局、市精神文明办);
2003年,获湖北十佳环保志愿者称号、中国优秀环保志愿者(共青团团中央);
2005年,获全国百家环保家庭称号(国家环保总局、全国妇联);
2006年,获武汉市环保大使称号;
2008年,再获武汉市环保大使称号;
2008年,获九三学社社中央授抗震救灾全国先进个人(湖北3人);
2012年,获武汉市十一五环保政府奖;
2015年,获阿拉善SEE湖北自然教育专家;
2014年,获批我校首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纺织文化传播》。